(記者 周冰 特約記者 田留軍 通訊員 梅凱歌)“針對群眾反映的‘城市公交線路變更、服務時間、運行班次、優惠措施及便民服務等信息宣傳不到位’的問題,我們將及時通過媒體向全社會公示,同時將在每一個站臺上公布夏季和冬季的線路起點站時間安排,并將時間、班次等制成卡片發放給市民?傊,我們將把群眾出行的需求作為我們改善政風行風的最根本目的,不斷提升廣大群眾參與率,提升群眾滿意度。”日前,在全市城市公交政風行風民主評議大會上,針對來自基層代表的質詢,市泰通公交公司總經理孫冬生的話語引來臺下一片掌聲。
在交通需求持續增長的今天,公共交通已經成為緩解城市交通擁堵、提高交通資源利用率最有效的途徑。公交車作為尋常百姓的代步工具,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,已漸漸成為廣大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近年來,我市把發展公交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,堅持公交優先惠民戰略,以市民滿意為標準,不斷優化公交線路,改善市民乘車環境,加快公交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,公交運營規模不斷擴大,運行水平不斷提高,公交已成為我市一道愈來愈美麗的流動風景線。
服務百姓更便捷
城市要發展,公交須先行。公交車輪記載著我市的發展變化,而這變化的一點一滴都被市民們真切地感受著。
“這幾年,公交線路越來越多,越坐越遠,出了家門很快就能坐上公交車,多好!”在市新客運站,剛剛下車的王少朋老人一提起坐公交車就贊不絕口。
今年68歲的王少朋居住在高港區胡莊鎮,每個星期都要往返于泰興與胡莊之間,現在他覺得乘坐公交車太方便了。從兒子居住的小區門口乘坐18路公交車就能直接到達新客運站,然后按照農交客車時刻表,乘坐相對應的市鎮公交,非常方便、舒適。
2010年,市交通運輸局以2950萬元簽約回購了原有的公交公司,成立了現在的泰通公共交通有限公司,并投入1500多萬元,新購置了50輛空調公交車投入運營,重新規劃布局城區公交線路,為60-69周歲的老年人和在校學生辦理優惠乘車證;為70歲以上的老人和現役軍人及殘疾人辦理了免費乘車證,公交改革發展的成果和城市公交的公益性得到了充分體現。
“近年來,我市積極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,形成了城鄉銜接、資源共享、方便舒適、安全暢通的城鄉客運格局。目前,全市已開通21條市鎮公交線路,開辟28條鎮村公交線路,逐步形成城區公交、市鎮公交、鎮村公交三級公交網絡。目前,我市已有88輛大容量、環保節能的公交型燃氣空調車和經過技術改造的50多輛中巴車投入運營,并建設一座CNG加氣站,同時還在28條鎮村公交線路上新建候車廳210多個,站牌640多塊,做到全方位、高標準服務百姓出行。”市運管處主任印宏新說,經過幾年的不斷優化升級,城市公交的覆蓋率和服務水平得到不斷提升,一個相互銜接、布局合理、方便快捷、暢通有序的城市公交客運服務體系正在日益完善。
問計百姓樹品牌
“以前公交車不到我們這里的時候,坐個車都得走上10來分鐘,后來將這一問題向公交公司反映后,沒想到立馬就得到解決,F在一出門就能很方便地坐上公交車。”日前,在市翠園安居苑小區,已經70多歲的李玉平老人邊刷著老年乘車卡邊對記者說。
據了解,原先城區1路公交車的起始站是在市技工學校,但是離技工學校有一定距離的翠園安居苑小區居民出行不便。市泰通公交公司了解到這一情況后,將行車路線向西延伸了一公里,以方便翠園安居苑的居民出行。
“城市公交是城區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。利用有限的資源最大化地方便群眾,引導市民選擇公共交通出行,不僅可以緩解城區交通壓力,也是打造低碳綠色生活的需要。”孫冬生表示,適時調整公交線路,方便市民出行正是該公司不斷改善行風的具體體現。
城市公交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,老百姓的需求是市交通運輸局努力的方向。在市區公交發展過程中,泰通公交公司注重傾聽民意,通過多種方式廣泛征求市民對公交發展的意見。該公司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公交一線,查看線路,走訪群眾,問計公交發展;開展“市民評公交”活動,在相關媒體公開評議內容,請廣大市民對市區所有公交車運營服務情況進行評價,廣泛搜集公交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。對“行風熱線”和市民投訴反映的問題和提出的建議、意見,進行逐條梳理,拿出整改措施,明確整改時限;對一時無法整改到位的,第一時間向市民進行回復答疑,贏得市民的好評。
“市公交2路線駕駛員趙紅就是其中的典范。”1993年,年僅19歲的趙紅通過競聘考試,成為公交公司的一名女司機。趙紅告訴記者:“以前看到都是男同志開公交車,我就想男同志能做的事,我們女同志不也能做嘛,所以就去考駕駛員,選擇了這份職業。”
一天16個班次,每個班次12公里、運行40分鐘,雖然枯燥而辛苦,但趙紅總是用真情和微笑,演繹了一路動人的的風采。19年來,她將公交人的文明服務在10米車廂內盡情演繹,贏得乘客的贊譽。
“雖然每次坐她的車都只是簡單的言語,但總給人一種親切感。特別是對待殘疾人、老年人群體和初來乍到的外地旅客,耐心解答,熱心幫助,我們是看在眼里,感動在心里。”乘客王玲說。
“只要把乘客當親人,就能與乘客共享服務中的快樂。”正是處處本著這種換位思考的工作原則,我市公交事業正逐步實現從小到大、從劣到優、從弱到強的美麗嬗變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