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碧草生在幽谷中,沐日浴露姿從容。天賜神香自悠遠,引來蝴蝶弄清風。”君子蘭挺拔、蒼翠,一年四季賦予生命的真色,特別是隆冬之時,百花凋零,草木或處于休眠狀態,唯獨君子蘭傲然怒放。43歲的宋衛紅猶如一朵盛開的君子蘭,綻放在市泰通公交有限公司16路公交車上,胸懷浩然正氣,突出一個“愛”字,解決一個“難”字,熱情周到地為每一位乘客服務,在小小車廂里演繹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。
面對險情“女漢子”挺身而出
8月12日上午,記者在市泰通公交有限公司辦公室,見到了一封手寫的表揚信。題目是“見義勇為的宋衛紅”,信中詳細介紹了宋衛紅做好事的經過,正巧16路公交車上的監控探頭也記錄了當時驚險的一幕。
7月27日上午10:02,宋衛紅駕駛著16路車,經過城區南二環加油站附近時,突然發現一輛面包車?吭诼愤,正不停地往外冒黑煙,兩名男子站在旁邊急得手足無措。當時正驕陽似火,氣溫接近37攝氏度,萬一車輛燃燒爆炸將威脅到整個加油站的安全,后果不堪設想。
“不好,面包車失火了,而且就在加油站旁邊。”宋衛紅一邊自言自語,一邊靠邊將車停下。離開駕駛座后,宋衛紅一邊囑咐車上的乘客不要下車圍觀,一邊拎起一個滅火器就沖下了車。她拎著滅火器沖到面包車旁邊,拔下保險栓,邊教司機如何使用,邊讓路人幫忙撥打119求助。見煙越來越大,還不時冒出火星,宋衛紅擔心一瓶滅火器不管用,于是迅速回到車上,將車開到安全地帶,確保乘客安全后,又拎起第二瓶滅火器火速趕到現場。
10:04,面包車上的濃煙漸漸散去。確認險情被排除后,宋衛紅急忙回到了車上。“不好意思,耽誤大家的時間了。”宋衛紅剛開口解釋,只聽得車上的老人們連聲贊嘆:“丫頭,你膽子可真大,了不起!”
乘客莊連卿當時正坐在16路公交車里。宋衛紅兩次下車的經過,都被他和其他乘客看在眼里。“車上的所有乘客都贊揚女司機是個大好人,是位無名英雄,值得大家學習。”事后,莊連卿告訴記者,“我坐在離駕駛室比較近的位子上,看到了掛在她胸前的牌子,得知這位熱心的公交車駕駛員叫宋衛紅。”
事后,熱心市民給媒體打來電話。宋衛紅舍身救險的事跡被廣為流傳,一時間,宋衛紅的“女漢子”形象家喻戶曉,見義勇為的精神感動著整座城市。當記者找到她時,她說:“作為一名公交車司機,這不值一提。”
“公交車上設施比較齊全,我們公交司機經常參加安全培訓,也參加過公司舉行的突發事件演練,掌握了不少應急處置的常識。”宋衛紅說,“自己是出于本能去幫助滅火的,要是換做別人,肯定也會去救的。”
打抱不平 該出手時就出手
16路公交車途徑幾家學校、菜場和醫院,因此車上的乘客80%以上是老人、小孩和病人,宋衛紅便順其自然地當起了整節車廂的“守衛員”。
一次,車里只剩下爺孫倆,在醫院附近上來一個手拄拐杖的算命先生。宋衛紅忙招呼他坐下。沒料到這算命先生徑直走到小孩面前,用拐杖挑起小孩的書包,說:“小孩,讓開,我要坐這兒。”爺爺見狀,忙摟著孫子,對算命先生說:“這么多座位,你干嘛不坐?”算命先生吆喝道:“你知道我是誰嗎?我可是算命的!你今天要是不離開這個座位可就倒霉了!”隨后,一連串不堪入耳的話從算命先生口中說出。見爺孫倆無法招架,宋衛紅忙離開駕駛座,對算命先生大喝一聲:“好好的為難小孩子干嘛?這么多座位還不夠你坐嗎?到我那邊坐去!”算命先生一下子被這突如其來的斥責嚇懵了,一言不發地坐到了駕駛座后的位子上。
多年的駕駛生涯,練就了宋衛紅的“火眼金睛”,幾乎沒有哪個“扒手”能逃得過她的“法眼”。她告訴記者:“一般小偷上車后眼神都飄忽不定,從前門到后門,又從后門到前門,忙得跟售票員似的。我一眼就看得出來。”一旦發現車內有可疑人物,宋衛紅總會第一時間按響語音提示,提醒乘客注意財產安全。一次,她從監控中發現一個小偷用刀片劃開一名女乘客的包,從里面取出一個手機。宋衛紅靈機一動,一腳踩下急剎車,一個踉蹌,還未到手的手機落到了地上,女乘客立即撿起手機,車內同時響起的語音提示,讓女乘客恍然大悟。
這樣的事數不勝數,宋衛紅自己也記不清有多少次了。泰通公交公司對宋衛紅碰到的這些事毫不意外,“這像宋衛紅做的事,她本來就是個性情耿直、有正義感的人。”擔心扒手對她打擊報復,公司想讓她換一條線路,宋衛紅拒絕了,簡單一句話:“不怕,邪不壓正!”
宋衛紅有一個幸福的家庭,丈夫做生意,兒子在外當兵,殷實的家庭并沒有阻礙宋衛紅對正義事業的追求。她告訴記者:“雖然開16路公交車還不到三年,但我跟這條路上的乘客已產生了感情,我離不開他們。”
熱血柔腸 助人為樂溢真情
針對老人、小孩乘客居多的現象,宋衛紅尊老愛幼的精神并沒有停留在一句句口頭的溫馨提醒上,常坐16路的老人們對此有著切身體會。
2013年11月的一天,宋衛紅駕駛著公交車路過嘉福國際城時,上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奶奶,摸摸身上的口袋,身無分文,嘴里支支吾吾的,顯然遇到了急事。宋衛紅忙掏出兩元硬幣,替老人投完幣,并招呼她坐下。稍后,從老人口中得知,其兒子在經濟開發區某企業上班,剛剛被確診患了白血病,老人正要去兒子單位辦理相關手續。到達站點后,宋衛紅將老人扶下車,并掏出100元遞給她,說:“奶奶,不要著急,沒有過不去的坎兒。”隨后的幾天,老奶奶每天看準了時間到站臺等16路車,終于等到了宋衛紅。為了表示感謝,她特地帶來了一袋大米。宋衛紅被樸實的老奶奶感動了,她說:“奶奶,我不能要你的東西。我以后就是你的姑娘,我會經常來看你的。”
對于弱勢群體,宋衛紅總是喜歡管“閑事”。一次,當她路經市特殊學校時,一下子上來了十幾個眉清目秀的高個子小伙。宋衛紅發現,他們互相打著啞語,卻一個不落地投著幣。“這么帥的小伙子卻不能講話,我突然想起了在外當兵的兒子,決定幫他們一把。”宋衛紅說,因為無法與他們溝通,她就向乘客借來一張白紙、一支筆,在上面寫著“殘疾人可以到市客運站二樓辦理免費乘車證”,并遞給他們看。后來,這十幾個聾啞青年在宋衛紅的幫助下領到了“殘疾人免費乘車證”。
把迷路的小男孩送回家,把路邊昏倒的老大爺及時送到醫院,把自己裝滿水的杯子送給乘車的病人……這樣的事在宋衛紅身上有很多。熱心的宋衛紅贏得了乘客們的贊許:十來歲的孩子上車就喊宋阿姨好;83歲的老奶奶每天等在站臺,就為了看看她;93歲的老紅軍一坐她的車,便放聲歌唱……一位60多歲的老大媽說:“同樣花兩塊錢,我愿等她的車!”
據初步統計,在16路公交車上,宋衛紅三年來為乘客墊付的車資將近1000元。有時難免親屬、朋友不理解,問她:“你這樣做圖的是什么?”她淡淡一笑說:“幫人如同幫己,我沒想圖什么,只知道每個人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。”正是這樸實的話語,潤澤了她不平凡的事跡,正是這些點點滴滴,真正體現了她孜孜以求的奉獻精神,正如一朵盛開的君子蘭,一年四季綻放在十米車廂,永遠散發著幽幽淡香。
|